本报讯 (通讯员 曾圆) 省城市建设管理协会日前发布浙江首批“席地而坐城市客厅”优秀案例,文一西路荣登榜单。
城市会客厅并非实体建筑,而是指通过极致管理将广场、街区、公园等开放空间升级为如同家庭客厅般的洁净舒适共享区域。这些公共空间不仅注重环境卫生、市容整洁,还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让市民与游客更“触地可亲”。
文一西路可“席地而坐”的背后,是环卫人员日复一日从不间断的守护。这条全长20公里的道路,每天都会进行“机械清扫+人工保洁+夜间深度清洁”三重清洁:清晨,大型扫地车、高压冲洗车联合开展“大扫除”;环卫工人则全天候“巡回保洁”,随时清理落叶、纸屑;夜间,环卫工人还会对道路死角来一场“深度SPA”,将站台、垃圾箱等擦洗干净。
清晨4时天还未亮,环卫工人朱师傅拿着高压水枪,开始对文一西路的步道砖缝进行深度冲洗。“缝隙最容易藏污纳垢,必须用高压水枪才能把泥沙冲出来,再用刷子清理。”朱师傅说。
面对突发天气状况,环卫队伍还会提前制定应急方案,雨天及时推水,大风天增加巡回频次,雪后2小时内确保恢复路面洁净。
“席地而坐”的洁净,不仅源于“绣花针”式的精细化管理,还有更高效的科技赋能。文一西路创新引入智能清扫设备,通过无人扫地车定时巡航,高效覆盖主干道机械化清扫;充分利用“环卫工单”系统,在接到市民随手拍上传的污渍问题后,15分钟内必有响应。
正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境卫生保障中心和各养护单位在高标准道路保洁工作中的“严于律己”和“锱铢必较”,加上环卫队伍、绿化养护团队的密切配合和默默耕耘,才有了屡屡“出圈”的最美景观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