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筱 通讯员 王黎娜)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由之路;促进乡村振兴,交通是重要支撑。

近年来,余杭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如火如荼,一条条乡村小道从建设者脚下延伸,变成平整开阔的柏油路,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纵横交错,打通了镇与镇之间的“大动脉”,解决了镇域之间的“肠梗阻”,铺就了乡村振兴快车道,让群众出行越来越方便。

2021年,为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余杭区启动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2021-2023)行动计划,三年共计划完成约300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总投资约9.45亿元。如今,一条条美丽公路蜿蜒交错,宛如“纽带”在余杭山水田园间蜿蜒,改善一带环境,带动一片产业。

要想富,先修路

畅通乡村便捷出行幸福路

竹叶萧萧翠笼山,古韵悠悠诉过往。在余杭区西北部的百丈镇,藏着“中国毛竹第一村”——半山村。夏日微风拂过,18000多亩毛竹林里,满山翠竹随风摇曳,与蝉鸣、鸡啼交织在一起,奏响一支动听的乐曲。

半山村由上而下共有5个自然村,最上面是独松村自然村,最下面是采坞口自然村,采独线如同一条纽带将整个半山村串起,是村民们进出的主要通道。伴随着“四好农村路”的实施,采独线进行了提升改造,从最早只有5米路基的小路,车辆交汇困难,到如今路基拓宽到7米,路面6米,路灯、护栏等交安设施安装到位,“升级”后的采独线,让村民的出行变得更加便利、安全。“原来道路通行安全等级不够,公交车开不进来,现在7457路公交车直接通到地铁良渚站,40多公里的路程花几块钱就能到,真正惠及老百姓尤其是老年人的出行。”半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洪秋平说。

从古至今,路都是文化与经济交流的重要一环,要想富,先修路。“四好农村路”的建设首先着力于乡道、村道建设,在高品质建设的同时,余杭交通部门积极做好“管、护、运营”等工作,建立“政府主体、交通主管、市场化参与”的养护体制,打通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铺就乡村致富路、幸福路,将“四好农村路”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人尽其才,路尽其用

“农村公路+”提供先行保障

除了安全舒适的通行环境和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四好农村路”也让旅游、康养、休闲等特色农村产业在乡村扎下根、落住脚、发展好,为余杭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注入了欧洲杯预选赛附加赛_欧洲杯官网投注动能。

漕雅线是余杭西部的一个缩影,沿着公路一路行驶,修葺一新的道路蜿蜒曲折,两侧茶园围绕,目之所及尽是青山绿水。近年来,沿线的民宿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小山村,风景秀美,空气清新,周边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许多村民把自家的房子打造成了民宿,开起了农家乐。”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东侧,一条平整开阔的沥青道路向东延伸。路边绿化带树木繁盛,郁郁葱葱,而在道路两边随处可见的玉璧、玉琮等良渚文化符号更是数不胜数,无时无刻不在向人们展示着良渚文明的魅力。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则是与这条道路相伴而行的康红新港,河水清静,道路悠长,通行与游玩相得益彰……这条路正是全长5.4公里的安上线。

农村公路提质升级,为迈向共同富裕开了个好头。“路修好以后,游客明显多了起来。我们是2016年开始做民宿的,刚开始游客并不多,路修好以后情况大大改善,这几年我们的生意翻倍都不止。”通过“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将交通与农文旅相融合,公路沿线山水资源、景区资源、美丽乡村等串联成线,不少镇街闯出“农村公路+”乡村旅游、历史人文、产业经济等发展的新路子,并越走越宽,为乡村振兴赋能增色,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交通先行保障。

修的是路,改变的是面貌

经济融合发展走上致富路

在打造漕雅线等精品线路的同时,余杭区铺就乡村致富路、幸福路,大力发展沿线经济产业融合。作为西部最美农村公路代表的漕雅线,青山绿水、溪河人家、竹茶田园,沿线村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茶业种植、竹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茶产业、竹产业、文创产业及周边产业,串联起4个景区,建了32个农家乐,打造了34个特色民宿,创办了8个文创基地,径山茶、竹器等特色产品远销海内外,真正实现了百姓因路而富、产业因路而兴。

在鸬鸟,沿着乡道太大线(太公堂-大麓寺)来到菩提谷,优美雅致的民宿坐落其间,群山环绕,茂林翠竹间,感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以“借景”手法将道路两侧自然文化资源纳入农村公路整治视线范围,带动沿线特色民宿,发展农村经济新业态。径山镇漕雅线、瓶窑镇石长线、百丈镇木九线沿线也涌现出千岱山居、乐朴山静、沐竹民宿等一批网红民宿。

“这在4、5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以前只求吃饱喝足,年轻人还都在外面大城市打工发展,而现在我们径山的茶叶、竹器都卖得相当火爆,我们这儿的经济真正起来了。”径山村民开心地说。

人悦其行,物畅其流

让共同富裕的路走深走远

近年来,余杭农村生态产业、电商经济、网红经济等新业态迅猛发展,余杭交通部门还让焕然一新的农村公路畅通农村物流、服务群众出行,带动了一批本土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四好农村路”作用的最大化。

瓶窑镇有个张堰村,进出村庄的要道口开着一家“北湖大桥”小店,店面干净整洁,摆放着饮料、零食等生活用品。老板娘蔡玲芝告诉记者,别看小店不大,它已经有着30多年的历史,而且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村民们买东西都喜欢到这里来。“到瓶窑镇上班,门口这条路是必经之路。”

蔡玲芝说,正因为如此,她的小店被看中,成了余杭区“四好农村路”物流服务点,辐射张堰村及老虎墩蔬菜基地约2000户人家,每天都有快递小哥将邮政、顺丰、四通一达等快递送到这里,等待村民们上下班顺路取走。

如今,每天都有快递小哥将快递送到全区12个镇街的180个农村物流服务点,方便村民们上下班顺路取走,快递业务量日均近万件。通过“四好农村路”物流服务点的设置,在余杭,每年平均有效缩短重复运输里程约36万公里,节约快递运营企业运输成本近180万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