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

《余杭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8月12日


余杭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欧洲杯预选赛附加赛_欧洲杯官网投注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128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欧洲杯预选赛附加赛_欧洲杯官网投注印发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20〕2号)精神,推动余杭区“无废城市”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围绕“五大余杭”总目标与“三个全域”总要求,以闭环式管理为核心,摸清底数、统筹谋划、合理布局、补齐短板,稳步推进余杭“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全面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推进高品质都市新区建设,共建共享更加美好的新余杭。

二、工作目标

到2021年9月底,完成余杭区“无废城市”建设;到2021年底,通过首批省级评估,基本实现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设施无缺口、监管无盲区、保障无缺位、固废无倾倒、废水无直排、废气无臭味,打造生态循环、绿色低碳、多方共治的“无废余杭”;到2023年底,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余杭区“无废城市”建设水平得到巩固提升,达到国内“无废城市”试点城市要求。

三、工作任务

(一)聚焦绿色生产,打造生态循环的工业体系

抓好产废源头减量化。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评及批复、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要求落实固体废物减量化措施。提高废水回用比例,强化废水分质分流处理,源头减少污泥产生。鼓励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的企业在场内开展综合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年度产生强度实现负增长。(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牵头,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参与)注重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广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开发生产绿色产品,建立长效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区经信局牵头)全面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认证,从源头减少工业固废产生量。2020年,力争开展54家以上企业清洁生产审核,27家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实施清洁生产的工业企业总数年度增长率保持在5%以上。严格执行“总量、空间、项目”准入制度,改造提升机械、化纤、化工、橡胶、纺织、服装等传统制造业。(区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分别牵头)

落实分类贮存收集规范专业化。督促企业做好固体废物信息核查。推广“牛能模式”,鼓励有条件的镇街引进第三方机构合作布局,建立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集中收集网。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要求,重点抓好工业危险废物分类贮存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达标率。充分发挥我区现有危废经营单位全类收运的优势,建立健全小微产废企业集中收运体系。(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牵头,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参与)夯实实验室废物产生者主体责任,到2020年,实验室废弃物集中统一收运覆盖率达到100%。(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区卫健局、区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别牵头)根据省市要求,创新危险废物运输管理模式。(区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参与)收集、转运等活动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运输转移联单和电子运单互联率达到100%。(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牵头,区交通运输局参与)

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积极探索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处置途径,努力培育一批一般工业固废资源化回收利用企业。(区发改局牵头,区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参与)到2020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7%。(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牵头,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参与)

提升处置能力建设。基本实现区内大宗一般固体废物产生量与利用处置能力相匹配,探索与生活垃圾性状相近的一般工业固废纳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协同处置。(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牵头,区城管局、区发改局、区经信局等配合)推广九峰生态补偿模式的应用,提高余杭区污泥处置能力。(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牵头,区城管局、区环境(水务)控股集团等配合)到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厂和重点工业企业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100%。(区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分别牵头,区环境(水务)控股集团配合)

推动“无废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动工业园区生态与循环化改造。两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面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循环化改造任务。(区发改局牵头,区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参与)

(二)聚焦绿色农业,打造农业废弃物全量化体系

巩固提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成果。深入实施“百万吨有机肥替代行动”,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到2020年底,化肥农药使用量年度增长率持续保持负增长。落实农药废弃包装回收补助政策,到2020年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达90%以上。(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供销社参与)

构建农业废弃物源头收集和安全处置体系。推动农业废弃物收储运体系全覆盖。推行废旧农膜分类回收处理,无利用价值的废旧农膜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到2021年,实现废旧农膜回收处理率达90%以上。(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区供销联社、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局参与)建成“统一收集、集中跨区域处理”的运营模式和“镇街有体系、有队伍”的无害化处理模式,到2020年底,病死猪无害化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区财政局参与)

着力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到2021年底,全面完成畜禽养殖场户生态化治理。深入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新建7600立方畜禽粪污沼液全封闭储存池,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到2020年底,成功创建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9%以上。不断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能力,新建2个秸秆综合利用点项目,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区农业农村局牵头)

(三)聚焦绿色生活,打造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

强化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开展一次性消费用品整治行动、限塑令整治行动和食品、礼品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区发改局牵头,区城管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参与)推进快递包装物减量行动,到2020年,区内企业使用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90%;70%以上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推广应用循环中转袋、循环快递箱,使用率达到90%以上;力争快递绿色包装使用比例提高到70%以上。建立快递包装回收机制,企业和末端网点周边绿色回收箱设置全覆盖。(区邮政管理局牵头,区城管局参与)城乡生活垃圾保持负增长,到2020年底,全年生活垃圾进场总量同比2019年减量3%以上、人均减量5%以上。(区城管局牵头)

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推行标准化的设施设置,精准化的投放指导,规范化的收集运输。各镇街持续推进环卫收运体系优化升级,规范清运作业,强化清运监管。推进中转站新建改建,2020年底前,各镇街至少具备1处具有分类存储、分类转运、压缩排水等功能的生活垃圾中转站,城乡生活垃圾分类100%全覆盖。(区城管局牵头)

健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在城市居住区,持续推进“虎哥回收”模式覆盖范围。在农村居住区,推进以建制村为单位的大件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暂存点建设。在机关事业单位、商业综合体等沿街各类场所,引入回收企业,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的全覆盖。到2020年底,建成1个以上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到2021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60%以上。(区城管局牵头,区发改局、区商务局参与)完善有害垃圾转运点建设,到2020年建成至少1个有害垃圾转运点。(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牵头)

进一步强化处置能力。建设一批末端处置设施,提升区内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处置能力,到2020年,全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全覆盖。(区城管局牵头,区发改局参与)加快易腐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到2020年底,全区易腐垃圾处置能力提升至600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区城管局牵头,区发改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参与)

(四)聚焦绿色建筑,打造建筑垃圾减排与处置体系

推行绿色建筑设计。鼓励推广绿色建筑建设,推广装配式建筑应用。到2020年底,民用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90%以上。(区住建局牵头,区城管局参与)

推动建筑垃圾规范管理。建筑垃圾实现源头减量、规范清运、安全处置和有效利用的全过程管理。落实余杭区欧洲杯预选赛附加赛_欧洲杯官网投注装修垃圾规范管理的相关要求,实现装修垃圾规范化管理。(区城管局牵头,区住建局参与)

推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推进集中式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工程渣土消纳项目、建筑垃圾处置项目、装修垃圾处置项目。到2020年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区城管局牵头,区发改局、区住建局参与)

(五)聚焦应急能力,打造医疗废物精细化风险防控体系

规范医疗废物前端分类收集。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使用后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一次性塑料输液用品及医用可回收玻璃瓶的合规分类、统一包装,委托第三方合规资质单位进行收运、消毒、回收利用。到2020年,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资源回收率达到80%以上。(区卫健局牵头,区商务局、区经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参与)

严格医疗废物安全处置。严格落实“小箱进大箱”的要求。全区医疗废物收集体系全覆盖,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区卫健局牵头)

(六)聚焦碧水蓝天,打造水气治理污染防治体系

完善废水无直排。深入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镇(街道)、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年度工作完成率达到100%。(区治水办牵头,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区城管局、区住建局、区环境(水务)控股集团、区教育局、区卫生健康局参与) 强化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到2020年底,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80%以上。(区住建局、区城管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区环境(水务)控股集团参与) 

实现废气无臭味。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五气共治”工作,2020年度涉气重复信访投诉量实现负增长。(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牵头,区住建局、区城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参与) 

(七)聚焦顶层设计,健全依规治理的制度体系

到2022年底,力争实现危废持证单位环境污染责任险全覆盖。总结“九峰模式”,推广固体废物处置生态补偿机制。(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牵头,区财政局参与)推动建立固体废物协同处置会商机制,促进城市设施资源共享。(区城管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参与) 

(八)聚焦创新引导,健全可靠适用的技术体系

推动治理技术本地化。积极引进适应“无废城市”建设需要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加强对清洁焚烧、炉渣利用等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研究、推广和应用,鼓励技术创新。(区科技局牵头,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城管局、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健局参与)

(九)聚焦产业生态,健全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积极推广环保管家服务。(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牵头)培育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骨干企业数量2家以上,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领跑企业1家以上。(区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分别牵头,区经信局、区城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参与)

(十)聚焦数字智慧,健全全程覆盖的监管体系

依托省固体废物管理平台和杭州市无废城市信息化监管平台,打造固废监管“一张网”。(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牵头,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健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经信局参与)严查无危险废物道路运输资质单位从事相关运输活动行为。(区交通运输局牵头)进一步落实固体废物违法有奖举报制度,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的协调联动。完善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机制,对直接向环境排放固体废物的违法行为,依法征收环境保护税。主动曝光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典型案件,实施环境违法黑名单和产业禁入制度。(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牵头,区住建局、区卫健局、区司法局、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区税务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参与)

(十一)聚焦多方共治,健全形式多样的宣教体系

鼓励区内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企业向社会开放,积极开展公众教育活动,化解邻避效应。(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牵头,区城管局、区经信局参与)以径山、运河、良渚等区内重要景区为重点,建设“无废景区”。(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区城管局、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配合)鼓励中小学开办“无废城市”教育课程,开展“无废学校”创建活动。(区教育局牵头)在区内重点展示平台推出“无废城市”宣传,扩大环境信息的覆盖面。(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参与)提高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满意程度,到2020年底,满意度达到80%以上。(区统计局开展调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余杭区“无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区“无废城市”建设重点任务落实的统筹协调。

(二)健全工作机制

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任务完成情况、项目进度、典型做法进行工作交流。适时召开协调会议,调度工作进度,加强经验交流,强化部门协同、市区联动的共商共建共享工作格局。

(三)强化督查考核

将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情况纳入区生态环境体质工作考核范围,动态督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本方案自2020年9月12日起实施。


附件:目标清单 余杭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附件

目标清单 余杭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序号

目标

指标内容

2019年

现状值

目标值

责任单位

产废无增长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年度增长率

/

负增长

生态环境、统计

实施清洁生产的工业企业总数年度增长率

10%

5%

经信、生态环境

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循环化改造的工业园区占比

50%

100%

生态环境、发改

城乡生活垃圾增长率

城镇

-7.71%

零增长

城管

农村

零增长

化肥农药使用量年度增长率

化肥-12.24%

农药-1.58%

负增长

农业农村

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100%

90%

建设

资源无浪费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96%

97%

生态环境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城镇

33%

60%

城管

农村

60%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

8.3%

60%

城管

10 

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资源回收率

/

80%以上

卫生健康

11 

秸秆综合利用率

95.6%

95%

农业农村

12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99.36%

90%以上

农业农村

13 

设施无缺口

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理率

100%

99%

生态环境、经信

14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镇

100%

100%

城管

农村

100%

100%

15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

100%

100%

卫生健康、生态环境

16 

污泥无害化处置率

城镇污水处理厂

/

100%

生态环境

重点工业企业

100%

100%

生态环境

17 

农业废弃物安全处置率

病死猪集中专业无害化处理率

100%

90%以上

农业农村

废旧农膜回收处理率

90%

90%以上

18 

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骨干企业数量

2

2个以上

商务

19 

监管无盲区

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企事业单位上网率

19.4%

80%以上

生态环境

20 

村(镇)网格化巡查队伍覆盖率

100%

90%以上

负责“无废城市”建设的协调机构

21 

危险废物运输转移联单和电子运单互联率

100%

100%

生态环境、交通运输

22 

固体废物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查处率

100%

100%

公安、生态环境

23 

固废无倾倒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

城市

100%

100%

城管

农村

100%

100%

24 

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

100%

100%

卫生健康、生态环境

25 

实验室废弃物集中统一收运覆盖率

学校50%

其他100%

100%

教育、科技、市场监管、卫生健康

26 

农业废弃物收储运体系覆盖率

100%

100%

农业农村

27 

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

98.64%

90%

农业农村

28 

保障无缺位

“无废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或政策性文件制定

/

2个以上

余杭区“无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29 

“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情况

/

建立考核办法

组织部门

30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领跑企业

1

1个以上

生态环境

31 

废水无直排

“污水零直排区”年度工作完成率

镇(街道)

100%

100%

治水办(河长办)、生态环境、建设

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

100%

100%

生活小区

100%

100%

32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

91.25%

80%以上

建设

33 

废气无臭味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71.5%

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目标

生态环境

34 

年度涉气重复信访投诉量

40.8%

负增长

生态环境

35 

公众满意度

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满意程度

/

80%以上

统计

备注:余杭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依据《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指标体系(试

行)》和《“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制定,共涉及35个指标,其中必选指标

27个(无符号标记),参考指标5个(用☆标记),自选指标3个(用◇标记)。

余政办〔2020〕55号.doc


分享: